眼红中国航司比自己赚钱,美国又玩起了贼喊捉贼的老把戏,甚至威胁中国航班禁入美国。据外媒路透社本月9号发布的消息,美国交通部宣称中国航司在往返中美的航班,因为可以穿越俄罗斯领空,已经让美国航司处于“不利地位”。因此提议执飞往返中美的中国航司不得飞越俄罗斯领空,并叫嚣称该命令最早将在今年11月生效。
表面上看,这场风波是源于中美在国际航空业的竞争,但深究之后就会发现,这其实是美国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,对俄罗斯发动无数制裁后的必然反噬。当初,美西方在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进行了堪称史诗级的制裁,其中一条就是“禁止俄罗斯航司飞越美国领空”。作为报复,莫斯科方面也下令“禁止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航司飞越俄罗斯领空”。由于西方和俄罗斯对彼此施加的领空制裁都不涉及中国,这就使得非冲突涉事方的中国,拥有了非常大的灵活性,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中国航司在往返美国时,可以比美国航司用更短的时间、更少的燃料,进而得到更多的利润。
但是,美国航司在遭遇这样的困境时,不去想办法游说特朗普政府松绑禁令,反而攀咬中国是“不正当竞争”,而特朗普政府则顺势对中国航司进行恐吓和威胁,以彰显自己对华强硬立场。可即便如此,美国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左右脑互搏的尴尬状态。一方面,是美国航司眼红中国航司比自己更赚钱,另一方面,是美国眼馋中国的旅游市场红火,打算开辟更多的中美往返航班。
展开剩余57%曾有外媒披露称,自从美国在2023年同意增加中国赴美航班的每周班次数量后,美国主要旅游热门城市的主管部门,就开始对扩大中国市场摩拳擦掌,美联航也宣布将在今年冬春航季恢复或者是新增6条往返中国的航线。然而明明是可以合作双赢的局面,却被特朗普政府硬生生搞成“二选一”,可见今天的美国最高层在制定决策时,很难有“理智”的容身之处了。既然对方已经出招,甚至还给中国航司设下了11月生效的“最后通牒”,那么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,我们该如何进行反制?首先要明确的是,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航空业发出的威胁,本质上是“借题发挥”。
倘若美国真的如自己所说,是“维护国际规则的大国”,就没有任何理由对非冲突涉事方的中国泄愤。但这也意味着,我们不必追求“兵对兵、将对将”,完全可以从其它方向进行切入,例如中美正在进行的波音客机采购谈判。据美媒彭博社发布的消息,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中美目前就采购波音飞机的谈判已经处于最后阶段。
这笔订单之所以会让美国驻华大使如此关注,是因为波音公司的销售低迷已经到了特朗普都不得不亲自扮演“推销员”的程度,而中国作为波音公司的核心市场之一,早就被波音视为“咸鱼翻身”的关键因素。而除了波音飞机订单之外,特朗普还计划在接下来的APEC非正式领导人峰会上,同我国领导人谈美国大豆问题,而大豆问题的根源又牵扯到中美关税冲突,这同样大有文章可做。
从特朗普在2016年单方面掀起贸易战至今,中国固然因为贸易战有不少损失,但也涨了更多经验,同时也掌握了更多工具和解决路径。如今,轮到我们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让美国也好好品尝一下,被迫跟着对方节奏谈判是何种滋味了。
发布于:湖北省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